越来越多项目要 TGE,我该如何评判好坏?
作者:Stacy Muur
编译:深潮 TechFlow
我们正处于代币发行和 TGE (Token Generation Event) 的热潮中,但并非所有的发行都值得参与。那么如何判断项目是否值得关注呢?我以 @KintoXYZ 为例,分享一下我的分析框架。
回顾历史,2016 年的代币发行提供了巨大的投资机会。到了 2017 年,ICO 热潮达到了市场预期的顶峰,类似于去年 12 月 AI 智能体的爆火。
而如今,代币发行更像是一场豪赌。虽然偶尔能带来 10 倍的回报,但这只是个例外。根据 Cryptorank 数据,今年 1 月只有 30% 的代币发行实现了正收益。在这 30% 中,确实存在一些隐藏的价值项目。
那么,如何判断一次代币发行是否值得你关注呢?在本文中,我将以 Kinto 为例,来说明我的分析方法。
步骤 1:分析产品简单来说,分析代币发行时,你需要将协议分解为多个组成部分,并从成熟度、需求和创新性三个维度对其进行评估。
对于产品分析,我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概念(Narrative)
-
产品状态
-
数据指标与市场表现
-
竞争优势
在分析概念时,可以参考 Gartner 的炒作周期 (Gartner Hype Cycle):
(原图来自 Stacy Muur,由深潮 TechFlow 编译)
如果协议处于以下阶段:
-
临近创新触发点:5 分(例如,本周的 BNB 模因)
-
临近膨胀预期的顶峰:0 分(例如,新的 AI 智能体或新链上的 AI 智能体启动平台)
-
临近失望期:1 分(例如,许多当前的 DePIN/GameFi 协议)
-
技术成熟期:3 分(例如,许多 RWA 协议现在处于此阶段)
-
生产力平台期:1 分(例如,大多数 DeFi 协议目前位于此处)
为什么失望期和生产力高原的协议只得 1 分?因为当概念进入失望期时,它要么被遗忘,要么以新形式复兴(例如 ERC404)。而在生产力高原阶段,概念趋于中性,对协议的传播性贡献有限。
同样,我们为以下参数打分(0–5 分):
-
该协议是否已经是其类别中按 TVL 排名的领导者?5 分。
-
是否仍处于测试网阶段?2 分。
-
竞争者是否非常多,且有一些明确且知名的领导者?1 分。
你可以根据需要提出更多问题,但要确保记录所有问题和答案,以便稍后计算平均得分。
Kinto 的案例分析如前所述,我将以 Kinto 为例,说明如何分析一次代币发行的过程。
本文地址: - 蜂鸟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蜂鸟财经立场无关。本站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币市有风险、投资请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