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现状:解析当前空投市场的三大矛盾
作者:0x老董
2024 年空投数据表格: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0l-dsjtrFiFAPBGmUNqwVZSviJ4O0lRypEd4Oc9tCZU/edit?gid=0#gid=0
前言当前的空投市场,已经进入了一场赤裸裸的利益角逐。项目方一边默许数据造假吸引融资,一边在空投前大规模清洗;撸毛党则在“撸了不一定有,不撸一定没有”的困境中拼命博弈。这场没有裁判的游戏,暴露了空投市场最尖锐的矛盾——数据泡沫与真实价值的撕裂,短期利益与长期生态的对立。
老董利用24年100个项目的空投数据,揭示空投最新趋势和规则黑幕——谁在收割?谁在被收割?
一 项目方目标冲突💡核心矛盾:数据增长需求(制造泡沫) vs 控制代币流出(消除泡沫)
“我们清楚80%以上地址是工作室,但必须靠他们完成生态冷启动。”
—— 某L2协议CTO
项目方在TGE之前面临两难困境:
-
左手造泡沫:默许工作室批量刷量,制造链上数据繁荣(TVL/交易量/用户数)以吸引融资;
-
右手清泡沫:空投前进行地址过滤,进行大规模清洗;
- 空投类型数据分析
老董整理了2024年100个项目的空投规则,并梳理出各类空投类型的占比:
基于项目数据分析,交互、NFT持有、积分空投构成当前市场三大主流机制。
-
交互类空投:最主要的空投方式,主要集中在测试网和主网上,项目方通过一系列的任务,比如奥德赛活动,来提高链上交互数据和TVL以吸引融资,但过多的交互会导致项目方清洗地址。例如LayerZero 80.3万个地址被判定为女巫,Linea 40%地址被判定为女巫,StarkNet高频交互用户被标记成机器人;
-
NFT持有类空投:其次NFT,OAT等往往作为空投凭证,其中大部分需要不断的做一些任务来获取,或者是白名单的形式花资金进行mint。这类NFT通常链上是可流通的,这也造成潜在的老鼠仓风险,不好识别,筹码集中可控盘(比如FUEL和Berachain的NFT,空投分配比例不合理);
-
积分空投:目前主流方式,跟代币不同,积分属于中心化数据,具有可篡改的,不透明的性质,同时可无限增发,随意调整规则,使空投的公平性存疑 比如ME(女巫地址的积分直接清零,兑换比例也不同) 比如linea (LXP属于SBT,也是积分的另一种形式,有代币最终也可能获取不到空投)积分空投也存在严重的老鼠仓的嫌疑(EigenLayer的快照风波,Blast的积分增发,以及IO的“积分缩水和偷积分”的争议都存在可能的老鼠仓嫌疑);
本文地址: - 蜂鸟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蜂鸟财经立场无关。本站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币市有风险、投资请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