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 Telegram 小游戏的人
撰文:Jaleel 加六
上周,Yescoin 的团队夺权分裂事件让流量又重回了「TON 生态」的身上,太久没有 TON 链的声音,我们开始回忆起这个处于「起飞前夜」三年,却最终只火爆了几个月的背靠 Telegram 的公链。
巅峰时期,交易平台争先恐后地上线 Telegram 小游戏的代币,4 个多月里,全球最大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Binance 接连上线了 5 个 TON 生态的代币。短时间内涌现出上百款小游戏,有 2000 多款正在筹备上线,Notcoin 月收入超过 30 万美元,Catizen 实现了超过 1600 万美元的收入。TON 链的 TVL 数据增长了 70 倍。TON 的价格也从 2 美元涨至高点时的 8 美元。市场对 TON 生态的期待被推至最高点,行业内外一度相信,Web3 的「流量金矿」终于找到了新的爆发口。
然而,这场看似蓬勃发展的生态,只不过是一个时间窗口极短的投机游戏。2024 年夏天,市场戛然而止——交易平台停止上 TON 生态币,Telegram 创始人被捕,项目方集体沉默,玩家群组成了「鬼城」。一夜之间,这个被称为「流量金矿」的赛道变成了一座被掏空的矿山,剩下的只有数据黑箱、被透支的市场,以及被遗弃的开发者。
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律动 BlockBeats 采访了三位曾经的 Telegram 小游戏项目方,剖析 TON 生态「昙花一现」的真正原因。
虚假的繁荣;黑箱的流量Telegram 小游戏的获客成本之低,之前一直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也是大多数 Telegram 小游戏项目方选择做项目的原因之一,今天来看也是整个生态泡沫化的根源。
「在 Web3,一家公司比如交易平台或者大型链游的获客成本都在 10 到 15 美元左右,但通过 Telegram 小游戏,这一成本可以远低于 1 美元,在 0.7 美元上下。」KinKin 是一位半年前就离开 Telegram 小游戏的项目方,如今她已经转向了 AI Agent 赛道的研究。她对律动 BlockBeats 补充道:「在某些地区更夸张,比如印度,获客成本甚至可以低到 0.002 美元到 0.05 美元。」
这种极致压缩的获客成本,造就了项目工厂的天堂,而真实用户对他们而言,反而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存在。
「上所之前,我不太需要一些真人用户,工作室的量足够了,在很短的时间里做到一个 20 万 -30 万的体量,这个体量对一个 Telegram 小游戏来说是一条合格线,算是一个轻型和中型的体量。」晓光曾操盘了多个 Telegram 小游戏的代币发射,他面对律动 BlockBeats 的提问时,并不避讳谈及行业的运作模式。
这种玩法,已经被行业标准化和流程化。几个长期合作的工作室驾轻就熟,甚至比大部分 Web3 项目都活得更久。「在项目早期需要多少量,在 TGE(代币生成事件)前要补多少量,项目方和工作室都会谈好。」晓光解释道。如果单靠刷量还不够,就会通过「换量」来放大数据。
本文地址: - 蜂鸟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蜂鸟财经立场无关。本站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币市有风险、投资请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