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phi Digital 研究员:如果造链就是造资产,哪些链上产品有前途?
作者:Robbie Petersen
编译:深潮TechFlow
从本质上讲,区块链是一种资产账本。这表明它在以下三个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
发行资产
-
转移资产
-
编程资产
客观来说,任何能够利用上述功能的加密货币应用场景,都会因为在链上运行而获得结构性优势。同样地,任何未能利用这些功能的应用场景则无法获得这种优势。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应用场景的吸引力更多是出于意识形态上的认同,而非功能上的解锁。
尽管去中心化、隐私保护以及抗审查性无疑是值得追求的目标,但这些特性实际上将可编程资产账本的潜在市场规模(TAM)限制在了一部分理想主义者的范围内。越来越明显的是,通往大规模普及的道路将由务实主义推动,而非单纯的理想主义。因此,这篇文章将重点关注那些离开区块链就会成为劣质产品的应用场景:
-
资产代币化
-
去中心化虚拟基础设施网络(DeVin)
-
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DePin)
-
稳定币与支付
-
投机
在深入探讨之前,我想强调两点:
首先,以下的论点是基于第一性原理推导而来。这意味着我们并不是简单地将加密技术强行套用在某个问题上,而是识别出那些无论是否存在加密技术都会持续存在的问题,并主动评估加密技术是否能够提供一种结构上更优的解决方案。
其次,这篇文章力求尽可能细致入微。作为人类,我们的大脑天然倾向于简化复杂问题,喜欢听起来简单明了的答案。然而,现实并不简单,而是充满了细微差别。
论点一:资产代币化(Tokenization)金融资产通常可以分为两大类:
-
已证券化的资产
-
未证券化的资产
虽然这似乎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区分,但它对于理解现有金融账本的运作方式至关重要。已经证券化的资产相比非证券化资产,具有两个重要特征:
首先,它们都有一个CUSIP 。CUSIP是一种独特的9位字母数字代码,用于标识金融工具,例如股票、债券和其他证券。例如,苹果公司普通股的 CUSIP 是 037833100。在北美地区使用 CUSIP,而全球其他地区则使用 ISIN(国际证券识别码),后者在更广泛的12位代码中包含了 CUSIP 的信息。这些代码的一个关键作用是通过标准化来建立信任。只要某资产拥有 CUSIP,所有相关方都可以在同一标准下操作。
证券化资产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它们几乎都通过一个权威的清算机构结算。在美国(以及某种程度上的全球范围内),这个机构是 存托信托与清算公司(Depository Trust & Clearing Corporation,DTCC)。DTCC 及其子公司主要负责确保所有交易能够顺利清算和结算。
本文地址: - 蜂鸟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蜂鸟财经立场无关。本站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币市有风险、投资请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