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Protocol:借区块链之力,让验证随处发生
撰文:深潮 TechFlow
作为一名中超球迷,前段时间有关注到本地的一个俱乐部推出的联赛套票,抢到即可现场观看 2025 赛季主场的所有比赛。
但我没抢到,因为持有 2024 套票的球迷拥有优先购买权,虽然俱乐部这一举措本意旨在回馈长期支持者,但现实却事与愿违:
去年的套票很多都被黄牛抢走,黄牛从不看比赛,而是高价转卖套票中的观赛资格,真正的球迷只能选择购买高于市场价格数倍的黄牛票,或者无球可看。
作为一名区块链从业者,这引发了我对于「区块链如何真正影响现实生活」的思考:
俱乐部如何才能将套票卖给真正的球迷?
其症结在于如何准确高效的验证购买者的球迷身份。
那么如果将过往比赛的球迷到场率、俱乐部周边产品购买记录等数据写入区块链,发挥区块链作为分布式数据的强大验证功能,是否就能够在购票时轻松验证球迷身份?
管中窥豹,生活中的验证场景其实无处不在,但大多存在低效、高成本、不严谨等问题,如果将大规模现实数据上链,实现数据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被高效、简单、低成本的验证,这是不是一种发挥区块链技术价值、推动区块链大规模采用的有效路径 ?
带着这份思考,我开始了解「链上验证」这一赛道,而令人惊喜的是,早在 2020 年就有人关注到了这个切入点,并且在数年深耕中持续构建了完整的产品、丰富的生态以及活跃的社区。
这个项目就是全链验证协议 Sign Protocol。
生活中的验证无处不在。
当你办理酒店入住,你需要提供相应身份证件,用以验证你的预定;
当你入职新公司,你需要提供学历证明、职业技能证书等材料,用以验证你的能力及承诺;
当你想要贷款买房,你需要提供户籍/社保缴纳信息、银行流水、稳定收入证明等,用以验证你是否具备购房资格…
但留心观察你就会发现,传统的验证体系其实存在很多问题:
日常的验证缺乏严谨,就像并没有被真正球迷买到的联赛套票;
而重要的验证,往往在权力机构的主导下变得低效且昂贵。
以申请美国签证为例,通常情况下,你需要准备很多材料:
-
身份材料:户口、身份证等
-
财务状况材料:银行流水;收入证明;房产证明等
-
工作状况:企业出具的在职证明
-
行程安排:往返机票;酒店预定等
-
……
你需要在银行、社保局、领事馆之间来回奔波收集这一长串的材料清单,期间不仅花费高昂,且很多时候还需要经历漫长的等待。
本文地址: - 蜂鸟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蜂鸟财经立场无关。本站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币市有风险、投资请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