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揭秘 Aptos 背后的生态迷局
撰文:Fairy,ChainCatcher
「链很快,心很痛,钱很少。」 这句戏谑的调侃,道尽了许多 Aptos 早期支持者的无奈。
当 Sui 乘风而起时,另一颗「Move 双子星」 却陷入了截然不同的境遇。Aptos 诞生之初,凭借高 TPS、Move 语言和强大资本支持进入市场,但资本可以催熟一条公链,却无法赋予它真正的生命力。
Aptos,究竟陷入了一场怎样的困局?
光环褪去,生态增长失速Aptos 诞生于 2022 年,背靠前 Meta 团队,在「下一代 L1」的光环下,以明星项目之姿横空出世。凭借 a16z、YZi Labs、Jump Crypto 等机构的加持,Aptos 初期享受到了资本市场的狂热追捧。然而,随着市场情绪冷却,其曾引以为傲的技术叙事正逐渐失去吸引力。
Dune 数据显示,Aptos 目前每日活跃地址数降至约 100 万,每日交易次数为 300-400 万次,而同样基于 Move 语言的 Sui 每日交易次数突破千万,DEX 交易量与应用收入也远超 Aptos。
那么,Aptos 的生态增长出了什么问题?
图源:Defillama
资源堆砌的虚假繁荣Aptos 此前生态扩张高度依赖「资源驱动」模式,而非真正的市场需求。加密 KOL @cryptobraveHQ 指出,Aptos 分发大量筹码给合作伙伴,引入知名 DeFi 充实基建,并通过 OTC 再融资,将 Binance、OKX 等头部机构拉入生态建设。然而,这种「速成打法」并未带来真实用户迁移,反而更像「资源套利游戏」:
-
头部 DeFi 项目落地 Aptos 后,真实用户增长有限,筹码解锁后便被迅速抛售;
-
TVL 看似增长,但大部分资金可能只是为了赚补贴的「摆盘」,并未形成真正的流动性;
-
生态资源倾斜于「空降」项目,而非支持原生开发者,导致 Aptos 原生项目发展受限,生态难以形成自我造血。
Aptos 的「生态扶持」,形式大于实质
3 月中旬,Aptos 推出 LFM 计划,旨在帮助生态项目筹备 TGE。然而,社区高度扶持的首批 LFM 成员 Amnis Finance,却因空投「翻车」。
社区成员 @KuiGas 指出,Amnis Finance 的空投分配高度集中化:44 万个地址中,仅 1 万人获得空投,导致许多真实用户一无所获。在这场「生态扶持」的空投闹剧里,反而暴露出 Aptos 在项目审核与社区治理上的短板。
Aptos 的「生态扶持」,更像是挂名合作,而非真正的生态共建。
Aptos 给予 Amnis 大量资源支持,包括代币奖励,后者也花费一年时间进行营销和抽奖。然而,整个过程形式大于实质,最终带来的不是生态增长,而是一次失败的 PR:
-
没有与核心生态形成组合效应。
本文地址: - 蜂鸟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蜂鸟财经立场无关。本站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币市有风险、投资请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