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liquid:9% 的币安,78% 的中心化
撰文:佐爷
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交易,这不过是一场闹剧,一次「拔网线」,一个理念 ( 去中心化 ) 的灭绝,一条 L1 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3 月 26 日,Hyperliquid 遭遇一个 Meme 引发的血案,和之前 50x 巨鲸的手法如出一辙,巨鲸聚拢资金,利用规则「漏洞」攻击 HLP 金库。
图片说明:攻击过程 内容来源:@ai_9684xtpa
本来这是一个攻击者和 Hyperliquid 的故事,Hyperliquid 事实上吃下了巨鲸的对手单,PVP 化身 PVH,400 万 美元的亏损对于 Hyperliquid 协议而言,只能是疥癣之疾。
但是 Binance 和 OKX 紧跟上线 $JELLYJELLY 合约,就有些趁你病要你命的意思了,道理是相似的,如果 Hyperliquid 可以凭借资金体量吃下巨鲸的亏损,那么 Binance 等交易所也可以凭借更深的流动性,持续给 Hyperliquid 放血,直到失血过量,进入类似 Luna-UST 的死亡循环里。
最终,Hyperliquid 选择违背去中心化理念,选择「经投票后」下架 $JELLYJELLY,俗称「拔网线」,承认自己输不起。
复盘一下,Hyperliquid 的应对之举,对于 CEX 而言是常态,也可以下个判断,在 Hyperliquid 之后,链上生态也会逐渐承认这种「新常态」,中心化与否并不重要,治理的透明更为关键。
DEX 并不需要完全的去中心化,而是会比 CEX 更透明,在加密文化和资本效率之间达到某种程度的均衡,把日子过下去。
9% 的币安:加密文化向资本效率投降拔网线是菜,插针是坏,做市被抓是蠢。
根据 The Block 的数据,Hyperliquid 已经连续两个月占据币安合约交易量的 9% 左右,这才是币安激烈应对的根本原因,将危险扼杀在起跑线上,Hyperliquid 已经走出摇篮。
商场如战场,昨天币安能在 OKX DEX 下架时猛抢钱包市场份额,今天币安和 OK 能在哈耶克的大手下联合出击,已经说明合约市场三家割据的态势。
回顾近期行业热点,链上协议都很艰难,坚持去中心化很难,Polymarket 承认大户操纵 UMA 预言机篡改后的结果,社区不满意;Hyperliquid 最终在币安压力下「拔网线」,遭遇了 Bitget CEO、BitMEX 联创 Arthur Hayes 的轮番指责。
首先,他们说的都对,Hyperliquid 选择不是绝对的去中心化理念,而是资本效率和协议安全优先,个人感觉,Hyperliquid 的去中心化程度还不如 Coinbase,毕竟后者真的受到严格监管,而 Hyperliquid 真正面目是 No KYC CEX as Perp DEX。
其次,要把 Hyperliquid 放在和 CEX 以及 Perp DEX 的双重身份中去批判,Hyperliquid 现在所有的问题,CEX 都曾经历过,包括指责 Hyperliquid 不够去中心化的 Arthur Hayes 的 BitMEX,2020 年 3·12 事件中如果不拔网线有可能葬送整个加密行业。
本文地址: - 蜂鸟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蜂鸟财经立场无关。本站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币市有风险、投资请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