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替罪羊理论看加密市场:为何底部尚未到来?
撰文:Matti
编译:Luffy,Foresight News
这是一个由神话、传说和历史类比编织而成,而不是从基本原理出发的故事。在我的写作过程中,我一直将勒内・吉拉尔的替罪羊理论应用于加密货币领域,建议你在深入阅读之前先熟悉一下他的理论体系。
理性告诉我,随着加密行业的成熟,用传统的周期视角来看待加密领域已经过时了。然而,深受吉拉尔理论影响的我,又无法逃避那些不断出现的神话般的模式。当你手中拿着一把锤子时,看什么都像是钉子。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加密牛市是如何分两幕展开的:第一幕背后是一段 「模仿危机」 的插曲,接下来是第二幕,最终以 「牺牲危机」 告终。
第一幕以价格上涨开启,这种上涨让整个社区都产生了模仿性的欲望。随后的价格暴跌引发了混乱和冲突 ,可以说是一种象征性的 「人人自危」 的局面,内部冲突吞噬了整个加密社区。
第二幕则通过价格的再次飙升来解决第一幕的危机,从而结束整个周期,并找到最终的替罪羊。每个周期都因其基本原则的过度发展而走向终结,而且每个周期都有一个替罪羊。
这既揭示了一种周期性( 这次其实也没什么不同),同时也体现了一种线性的发展进程(这次实际上又有所不同)。到最后,我们总是会处于一个新的境地。
首次代币发行(ICO)的崩溃让以太坊陷入了荒芜,而去中心化金融(DeFi)夏季的狂欢又让它得以重生。DeFi 之夏引发了人们对比特币能否成为金融化资产的怀疑,而 Microstrategy 和贝莱德又重新恢复了人们的信心。
2017 年的牛市是由 ICO 驱动的以太坊牛市。以太坊这个 「世界计算机」 变成了一台老虎机。随着 ICO 项目将募集的以太坊套现,这台 「计算机」 自我崩塌,直到 2020 年 DeFi 热潮才得以复苏,而 DeFi 热潮最终以过度杠杆化的投机者(如 三箭资本和 SBF)的崩溃而告终。2017 年的替罪羊没有那么个体化,但却是真实存在的。
2017 年,以太坊的 ICO 项目既是繁荣的源头,也是衰败的原因;2021 年,DeFi 之夏的英雄们也经历了同样的历程。最好的替罪羊是那些最初带来财富和狂欢的人,比如以太坊 ICO 带来的财富、或者 DeFi 疯狂的借贷和代币发行,参与者仅仅通过参与就能成为百万富翁 ,但最终却成为了衰败的原因。
泡沫是模仿的副作用
2017 年和 2021 年的牛市都明显地分为两幕,并且有一个惊人的相似之处:在 2017 年和 2021 年的夏天都出现了大幅的价格下跌。这些插曲(短暂但激烈的衰败期)打断了最初的价格上涨势头,然而在第二幕中,在新的市场领导者的推动下,这种上涨势头又以同样的热情重新燃起。
本文地址: - 蜂鸟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蜂鸟财经立场无关。本站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币市有风险、投资请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