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万刀买来的清醒:一个连续创业者的财富祛魅之旅
撰文:TIGER
将近一个月过去了,是时候来次复盘,理一理思路。
过去几年的目标很明确:稳中有涨,争取早日从 A8 跳到 A9。
有了这个清晰的目标,行动路线也就简单许多。我之前的策略可以总结为两点:
首先,放弃所有对 A8 升到 A9 没有帮助的折腾。例如,我当时发现过一些 build 完成后也许能赚到 A7 的小机会,这种鸡毛蒜皮的小收益我就果断放弃了。
其次,稳扎稳打,不断寻找正 EV(正的期望值)的机会,多次下注,让运气的影响尽量被稀释掉。举个例子:整个 23 年我投入了大量精力去「撸毛」(薅各种空投福利),哪怕亏了一些 gas 费,我也觉得值得,因为在当时看来,这是典型的「损失有限,收益无限」的机会。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推进,资产稳步累积。直到今年一月我遭遇了账户的大回撤,原本的计划瞬间被打乱。(具体经过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有记录。)
大回撤后的反思回了趟国,给自己放了个假,也让自己好好清醒一下,反思一下。
回国后我发现,身边的朋友们个个过得有声有色。无论是体制内上班的还是自己出来创业的,无论腰包鼓的还是囊中羞涩的,大家并没有像我这样整天愁眉苦脸、悲观失落。事实证明,开开心心地生活并不需要花多少钱。我却因为账面亏损情绪跌到谷底,活得比谁都痛苦。
他们让我重新看懂《道德经》里那句话:「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我慢慢意识到,自己所承受的痛苦远远超过了赚钱和项目成功带来的成就感。这次巨大的回撤对我的日常生活其实并没有任何实质影响——日子照常过,该吃吃该玩玩,生活质量并未下降。说白了,这种账面上的损失根本不值得我这样折磨自己。
也许是因为我从小到大一路挺顺利:奥赛保送上大学,毕业后连续创业的几个项目也都有不错的回响。突然遭遇这一次猛烈的打击,一时间有点开始怀疑自己。
不过好在我缓了一个月走出了阴影,并且认清了一个事实:我做项目也好,做投资也好,最重要的是获得成就感。对我来说,账户上的数字并不重要,持续获得正反馈才是不可或缺的动力。
想明白了这一点,我对财富的看法也淡然了许多。说到底,财富到了某个量级,对生活品质的提升其实相当有限——充其量也就是多几辆好车、多几套豪宅而已。而我的生活早就衣食无忧,也并不热衷于超跑豪宅,那还有什么好纠结的呢?
我最大的认知陷阱,是把资产量级错当成人生进度条。
重新出发:新的计划调整好心态后,我决定来个「动态规划」,重新规划下一步怎么走。根据当前的资金情况和市场环境,重新寻找值得持续 build 的方向才是当务之急。具体来说,我给自己定下了以下几个新计划:
本文地址: - 蜂鸟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蜂鸟财经立场无关。本站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币市有风险、投资请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