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币安研究院空投报告:从简单分发到复杂博弈,空投的未来在哪?
作者:深潮 TechFlow
如果行业还有新人入场,那么空投大概率是还是他的第一站。
从纯粹的薅羊毛到复杂的项目方和用户博弈,空投逐渐让大家又爱又恨。
对用户来说,爱是因为成功的空投带来了巨大的回报,但恨在复杂的规则、繁琐的任务甚至不透明的分配机制;
对项目来说,爱是空投仍然能带来短期的流量和关注,但刷量行为和社区的信任度下降也让他们头疼不已。
人都是会变的。
在经历了多轮牛熊交替后,加密市场的用户对“免费午餐”的期待依然存在,但他们的行为也变得更加理性。项目方则逐渐意识到,简单的空投已无法满足社区建设需求,转而尝试更复杂、更透明的分配机制。
例如,Hyperliquid 的空投因奖励早期用户而受到高度评价,而 Redstone 的空投却因临时更改分配比例而引发社区强烈反对。
都2025年了,空投是否还能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近期,币安研究院发布了一份名为《Where Are Our Airdrops Going?》的报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的视角,通过分析空投的现状、问题以及改进方向,或许能为项目方和用户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深潮 TechFlow 对该报告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整理和总结,核心观点如下。
关键要点-
尽管空投模式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但它在行业内的地位不可忽视。
-
流行的两种空投分类:
-
回溯性空投(Retroactive Airdrops):主要奖励现有用户,基于他们的历史行为分发代币,旨在增强社区忠诚度。
-
参与性空投(Engagement Airdrops):通过提前通知用户并设置任务激励,吸引新用户并增加项目曝光。它更适合早期项目,用于抢占市场份额和建立初始用户群。
-
-
需要改进的点:
-
明确的分配规则和标准有助于减少用户的不满和误解。
-
项目方需要更多地倾听社区的声音。
-
避免资源向内部团队或大户过度倾斜,以免损害普通用户的利益。
-
链上监控工具和“人类身份验证”技术的引入,有望减少空投刷量行为,让空投更加公平和高效。
-
通过这些核心要点,报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帮助我们理解空投的现状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从简单分发到复杂博弈从2014年的第一个空投活动算,空投在行业里已经有10年历史。
第一个值得注意的空投是2014年的Auroracoin,其目标是向冰岛居民推广国家加密货币。那时用户只需在Auroracoin官网上输入永久居民身份证即可领取代币。
本文地址: - 蜂鸟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蜂鸟财经立场无关。本站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币市有风险、投资请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