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亿美债加持,Sky 的 RWA 战略能否救赎 MKR?
撰文:叮当,Odaily 星球日报
MakerDAO,作为去中心化金融(DeFi)领域的早期奠基者之一,近期悄然启动了一场深刻的代币经济模型改革。从品牌更名为 Sky Protocol,到治理代币 MKR 逐步被 SKY 取代。可惜,这场精心排练的转型大戏,居然在市场上连个水花都没溅起来。
早在 2022 年,创始人 Rune Christensen 就提出了「Endgame Plan」(终局计划),旨在通过整合现实世界资产(RWA)、优化经济机制和品牌重塑,应对日益复杂的治理挑战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然而,这一计划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部分资方对战略方向存疑,陆续减持 MKR;社区内部也因治理分歧而观点分化,使得这场变革显得低调,甚至未被市场充分关注。
这场转型不仅是对 MakerDAO 既有模式的革新,更是对其未来定位的重塑。
Sky Protocol 的推出标志着 Maker 从单一稳定币协议向多元化 DeFi 生态的转变,而其背后与传统金融的深度合作则进一步凸显了这一战略的雄心。Rune 的愿景是将 Maker 打造为连接链上与链下的桥梁,通过引入 RWA 和优化代币经济,增强协议的稳定性和市场吸引力。
然而,市场似乎尚未完全意识到这一变化的深远意义:资方的减持与社区的争议掩盖了 Sky 正在构建的新格局。本文将详细剖析 MKR 经济模型的调整过程及其意义,并探讨其与华尔街资本联手所释放的深层信号。
MakerDAO 的品牌重塑与代币转换MakerDAO 的品牌升级为 Sky Protocol,伴随着治理代币从 MKR 到 SKY 的逐步过渡。
通过 sky.money 平台,用户可按 1 MKR 兑换 24, 000 SKY 的固定比例自愿转换。截至 2025 年 3 月 25 日,MKR 的总供应量已缩减至约 87.4 万枚(因历史销毁等因素),其中 11.8% 已完成向 SKY 的转换。这一比例低于预期,反映出部分持有者对新生态的观望态度。
与此同时,稳定币 DAI 提供了 1: 1 升级至 USDS 的路径,用户可通过质押 USDS 可获得 SKY 奖励,这一设计显著增强了 USDS 的功能性。根据最新数据,Sky 生态的锁仓总价值(TVL)约为 4.8 亿美元,而 USDS 的流通量估算为 15 亿美元,显示市场对其稳定币体系的初步接受。然而,Dai 的供应总量仍高达 83 亿美元,意味着 82% 的 Dai 未完成升级,这部分潜在流通量为 USDS 的增长提供了广阔空间。
需要指出的是,升级为 Sky 生态并非强制性,Dai 和 MKR 用户可以选择保留原始模式,但只有持有 USDS 和 SKY 才能解锁 Sky 协议的完整功能,例如参与治理、获取奖励或使用新模块。这一自愿转换的设计既保留了 Maker 的灵活性,也为 Sky 的推广留下了缓冲期。例如,持有 Dai 的用户若不升级,将无法享受 USDS 的质押收益,而 MKR 持有者若不转换为 SKY,则可能错失对新生态的治理权。
本文地址: - 蜂鸟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蜂鸟财经立场无关。本站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币市有风险、投资请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