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印钞到建链, Circle 的“央行梦”
撰文: David,深潮 TechFlow
8月12日,就在发布上市后首份财报的同一天,Circle丢出了一颗重磅炸弹:Arc,一条专为稳定币金融打造的 L1 区块链。
如果只是看新闻标题,你可能会以为这又是一个普通的公链故事。
但当你把它放在 Circle 过去七年的轨迹中去解读,就会发现:
这不是一条公链,这是一个关于“数字央行”的领土宣言。
传统意义上,央行有三大职能:发行货币、管理支付清算系统、制定货币政策。
Circle 正在一步步完成数字版复刻——先用 USDC 拿下“铸币权”,再用 Arc 搭建清算系统,下一步,或许就是数字货币政策的制定。
这不仅关乎一家公司,而是数字时代货币权力的重新分配。
Circle 的央行进化论2018年9月,当Circle和Coinbase联合推出USDC时,稳定币市场还是Tether的天下。
Circle 选择了一条当时看似“笨拙”的路:极致合规。
第一,它主动迎战最严苛的监管关卡,成为最早拿到 纽约州BitLicense 的公司之一。这张被业内称为“全球最难拿的加密牌照”,申请流程之繁琐让许多公司望而却步。
第二,它没有选择孤军奋战,而是牵手Coinbase组建 Centre 联盟——既能分担监管风险,又能一次性接入Coinbase庞大的用户群,让USDC一出生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第三,它把储备金透明度做到了极致:每个月都公开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储备审计报告,确保100%由现金与短期美国国债构成,不碰任何商业票据或高风险资产。 这套“优等生”打法,在早期很不讨好——在2018年到2020年那个野蛮生长的年代,USDC 被嫌弃“过于中心化”,增长缓慢。
转折点出现在2020年。
DeFi之夏的爆发让稳定币需求激增,而更重要的是,对冲基金、做市商、支付公司等机构开始入场了,USDC的合规优势终于显现。
从 10 亿美元流通,到 420 亿美元,再到如今的 650 亿美元,USDC 成长曲线几乎是陡直向上。
但仅仅做一个“印钞机”并不够。
2023年3月,硅谷银行倒闭,Circle有33亿美元储备金存在这家银行,USDC一度脱锚至0.87美元,恐慌迅速蔓延。
这场"压力测试"的结果是,美国政府出于系统性的风险防控,最终为所有硅谷银行储户提供了全额担保。
虽然不是专门给Circle的救助,但这次事件让 Circle 意识到,仅仅做发行商是不够的,必须掌控更多的基础设施,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本文地址: - 蜂鸟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蜂鸟财经立场无关。本站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币市有风险、投资请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