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加密货币广受诟病?行业困境与破局之路
撰文:Ignas,DeFi Research
编译:Nicky,Foresight News
令人惊讶的是,加密货币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影响微乎其微。
除非主动接触加密货币领域,否则人们可以轻松过上与加密世界几乎「零接触」的生活。
但问题在于,当「零接触」的底线被突破时,相关曝光几乎总是负面的。
你正看着 Netflix 的《鱿鱼游戏》,镜头里突然出现一位频繁查看加密行情的网红,他甚至要求别人归还手机,就为了不错过任何价格波动。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某些现实中的案例。
当你浏览新闻时,总能看到以下(几乎全是负面)新闻标题:
-
朝鲜盗取价值 15 亿美元加密货币创史上最大的金融劫案
-
「一场闹剧」:特朗普新推出的模因币引爆加密圈众怒
-
英国女子被骗价值 15.4 万英镑的比特币,涉案男子被起诉
-
加密交易员直播自杀事件震惊全网
诈骗、骗子、暴涨暴跌,加密货币的负面新闻多如牛毛,公众形象一塌糊涂。客观地说,就连我们这些加密从业者都清楚这个行业确实充斥着各种问题。
但我们同样清楚自己为何坚守:在颠覆陈旧金融体系的同时实现财富自由。是的,快速致富的标签正是我们常遭人诟病的原因,但这也是无法否认的事实。毕竟投资逐利是人性本能。
然而,加密货币仍是极少数能让人从零开始积累财富的行业。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依靠中等薪资缓慢致富已变得异常艰难。Z 世代悄然意识到这一点,正在集体退出就业市场。
倘若他们知晓加密货币能为生活带来的可能性……
但我认为,加密货币在强调自身使命方面做的很糟糕,比如为何需要加密货币、为何通过加密货币致富并不邪恶。以下是《金融时报》一则置顶评论,完美总结了怀疑论者的观点:
如果你逛过 Reddit,就会知道普通人对加密货币有多反感。但我真心希望在主流媒体上能看到更多关于加密货币的正面报道。
客观而言,《金融时报》对加密货币一贯持怀疑态度,但彭博社的报道质量近年来已有显著提升,且常能提供深刻洞见。
有趣的是,彭博社一篇乍看之下毫不起眼的文章《美国七大个人理财影响力人物》中,却赫然推荐了一位加密货币领域的大 V。
此人主要专注于模因币,整天在 Telegram 群组里推广相关内容。我为彭博社愿意覆盖加密货币感到欣慰,但看到他们居然推荐他,还是有些意外!
本文地址: - 蜂鸟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蜂鸟财经立场无关。本站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币市有风险、投资请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