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e 退潮,Pump.fun 自救: PumpSwap 能否撑起未来业务?
撰文:深潮 TechFlow
流动性枯竭、用户活跃度下降,迫使每一个项目都在寻找新的突破口,以争取更多的用户和市场份额。
比如昨天,Pump.fun 也宣布了其全新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PumpSwap。
从名字上可以看到,swap 本身也指向了 DeFi 中代币互换的核心操作;作为一个以 memecoin 文化为核心的平台,Pump.fun 的动作更有点扩展到一般性 DeFi 平台的味道。
那么 PumpSwap 到底是什么?Pump.fun 为什么又选择在这个时间点推出它?或许我们可以从其背景和动机中窥见端倪。
凭借独特的“内外盘机制”和 memecoin 文化,Pump.fun 在上个周期中短时间吸引了大量用户和交易量。
然而,随着平台的发展,其现有模式的局限性也逐渐显现。
Pump.fun 的内外盘机制为其带来了大量用户,但也让其面临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用户体验受制于流动性稳定性。
-
内盘的局限性:内盘的流动性完全依赖平台自身的资源,当流动性不足时,用户的交易体验会受到影响。
-
外盘的依赖性:当内盘无法满足用户需求时,交易会被路由到外盘,而外盘的流动性依赖于 Raydium 等第三方平台。这种模式虽然解决了短期问题,但从长期来看,Pump.fun 对外部平台的依赖性始终是一个隐患。
在现有模式下,Pump.fun 每年需要向 Raydium 等外部平台支付数百万美元的交易费用。这些费用不仅增加了平台的运营成本,也意味着 Pump.fun 的一部分利润被外部流动性提供者分走。
为了摆脱对外部平台的依赖,Pump.fun 此前已经尝试自建 AMM 池(amm.pump.fun)。虽然这只是一个测试版,功能和页面都非常简单,但它的意义在于为 Pump.fun 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替代方案。
通过测试,Pump.fun 证明了其完全有能力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流动性池,并将交易费用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
从目前 PumpSwap 的页面来看,这个AMM池实际上就是为 Swap 产品做的准备,产品页面和功能上都大同小异。
(参考阅读:Pump.fun 自己做 AMM 池了?抢夺 Raydium 利润之心昭然若揭)
产品更迭更多是表象,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掌控流动性。
过去,Pump.fun 是 Raydium 的“流量提供者”,为其带去了大量交易量;而现在,Pump.fun 更像是希望成为流动性的“掌控者”,彻底摆脱对外部平台的依赖。
本文地址: - 蜂鸟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蜂鸟财经立场无关。本站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币市有风险、投资请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