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Signal 的成功看 FHE:隐私产品如何实现自我维持
撰文:佐爷
市场不好不坏,人心不古不今,Meme 方生方死,FHE 来到 Privasea。
随着 KOL 矩阵启动,恍惚间完成了对 FHE 赛道的再教育,重新记忆起 FHE 和 ZK 的区别,DID 赛道和 NFT 的结合,但是这都不重要,因为散户关心的是币安的品牌效应,整治做市商,优化 Listing 流程。
更不要说,Privasea 是被币安投资的 FHE+DID+AI 赛道代表项目,今日不打算展开讲述是怎么结合的,不重要。
图片说明:YZi 投资 Privasea,图片来源:CryptoRank
Crypto + AI 都只是一厢情愿,而 FHE 和 DID 更不是当今热点,攒到一块可以召唤 MKT 大法,但是就像 Nillion 和 Arcium 一样,他们并未找到自己的 PMF,除了代币以外。
FHE 赛道进入休克阶段我并不是说 FHE 技术有问题,而是说本周期的 FHE 赛道上的项目,包括但不限于 Zama、Inco 都并未探索出在 Crypto 领域的应用范式,我必须再重复下之前的观点:
ZK 和 L2/Rollup 的结合不是对隐私的需求,而是 ZK 天然适合「简单验证」的场景,在 L2/Rollup 向 L1 传输信息时,ZK 加密后的数学证明,可以在不完全透露原始内容的情况下确证,这也是所谓难计算、易验证的技术特色,而不是 L2 只能用 ZK 技术来做,因为乐观验证系统,本就可以用经济学设计(挑战期)来运作。
这是 ZK 技术在 Crypto 领域真正的 PMF,即帮助 L2/Rollup 更高效、更安全运行,而我们重新审视 DID/TEE/FHE 和 Crypto + AI,你会发现除了代币之外,产品自身是没有太多使用场景和价值的,即使是 ZK 硬件赛道,也很难说之后能否发展起来。
重回 Privasea 的方案设计,每个人当然都有在保护隐私的情况下验证自己身份的需求(DID),每个人当然有使用 AI 时的隐私保护、数据加密需求,但是这不等于每个人都有使用 FHE 的需求。
事实上,从 Zama 诞生和拿到巨额融资后,FHE 在 Crypto 领域内的采用就集中在复刻 ZK 的 L2 应用之路上,其后围绕 Zama 的 TFHE 算法库诞生众多类似产品,无一例外,都只是某类服务的添头。
Privacy is a Feature/Service, But Not a Product.
隐私产品在路上——Signal有喜有忧,虽然 Privases 难言惊喜,但是 Signal 是真的火爆出圈,至少现在美国国防部和副总统万斯在用,相比于都具备 E2EE(端到端加密)的 Telegram 和 WhatsApp,Signal 的端到端功能是默认的,而后两者是需要手动设置才能打开。
但现在,至少本应该作为中心化实体的隐私产品,已经得到了中心化部门的青睐,看中的正是其绝对安全性,这恰恰证明隐私产品的可行性。
更值得一提的是,Signal 目前完全依靠捐赠来运行,并且他们不希望借此来变身成新的 Meta 或者谷歌,而是聚焦于维持自身运行,将技术的力量推向极致。
本文地址: - 蜂鸟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蜂鸟财经立场无关。本站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币市有风险、投资请慎重。